乐在基地学本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你知道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吗?你能把它们塑造成舞台形象吗?你能用童话、相声、小品或者是戏剧的形式表演吗?”这是山东省安丘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的王老师上课前的思维训练活动。近几年来,该基地把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打造凸显特色的育人新模式,成为安丘市中小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培植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土壤

    走进安丘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的人,都会被这里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所感染,洗练的宣传标语、中外科学家的画像、学生的科技作品,都让人感受到该基地的生机与活力。

    抓好科技创新教育,师资是关键。该基地在鼓励教师自我历练的同时,分批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学校辅导,利用网络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养。这样一支队伍的成长,为科技创新教育的专业发展质量提供了保障。

    播放科普影片,邀请科普专家做讲座,开展“小哥白尼”知识竞赛,举办科技发明与制作作品……学科学、用科学已经成为该基地新常态。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表演、科普长廊、科技竞赛区、航模展示区、科技展示区、科技体验区、奇幻科学秀、创客梦工坊、创造发明体验区、科学讲座等,让师生们深度参与。近几年来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比赛、机器人比赛等活动更是深受师生关注。

    该基地还通过“辅导员+兴趣小组”的形式引领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创造力。到目前为止,该基地建立了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物理、机器人、航模、机械与工程科学俱乐部等10多个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和实践探究活动。近年来,生命科学兴趣小组长期开展农作物栽培、花卉栽培等体验活动,学生培育的盆景、花木及农作物果实等,成为学校对外赠送的礼物。

    打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该基地围绕学生创新发展,开发了“手、脑、知、身、心、家、国”等课程,形成了梯级发展、互为促进的“七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

    提升手工技能。开发了以“手工工艺、职业体验、生活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手”课程。主要有手工制作、农科体验、木工工艺、烹饪技术、面点工艺、布艺制作、网花制作、塑编工艺等。

    训练学生思维。以“智力潜能开发、创新思维训练、观察探索分析”为主要内容,开发了“脑”课程。有创意搭建、趣味电子、动漫世界、魅力磁球、智能机器人、创客空间、创意组合等。

    探究知识真谛。以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与拓展、科普自然、经典国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发“知”课程。主要有综合科普、科普观摩、消防科普、交通科普、生物探究等。

    促进身心双健。以“生理卫生、运动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为主要内容,开发了“身”课程,以“心理健康、心志情商、艺术修养、多元创新、团队合作”为主要内容,开发“心”课程。主要有地震科普、模拟驾驶、安全卫生、形体舞蹈、室外拓展、衍纸艺术、沙雕艺术、彩塑艺术、心理健康体验、音乐鉴赏等。

    奠基幸福人生。开发了以“感恩家人、孝敬长辈、国学传统、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家”课程。主要有感恩堂、礼仪堂、弟子苑、厨艺堂、诵读堂、励志堂等。

    做有根基的教育。开发了以“国情教育、历史教育、成才教育、社会实践、自然环保”为主要内容的“国”课程。主要有军事博览、航海体验、模拟射击、国防教育、航空航天、爱我家乡等。

    “这些课程的开发,凝聚着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小能人的智慧。这种基于学生立场的课程,是学生最喜爱的。”该基地主要负责人李振勇介绍说。

    壮大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力量

    结合基地的办学特点和地域文化,他们还构建了人本关爱的“润心”文化。在润心文化影响下,老师们在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等,从心理品质、理想追求等方面壮大学生勇于实践和敢于创新的力量。

    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时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迈过这一道道坎。

    针对部分学生就餐时乱扔剩菜剩饭、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该基地充分利用“餐前一讲”、“学生餐前宣誓”、张贴名言古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用餐教育。同时,指导学生自己铺床、叠被、洗衣服,有序摆放枕头、鞋子、洗漱用品等;指导学生做简单面食、菜肴,自己动手缝衣服,为父母做鞋垫等;组织学生开展徒步行军、翻越障碍等野外训练,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作者:王德年 张德进,单位:山东安丘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